汛期消费广东安全提示发布食品
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(陈晓莹 记者李青山)受近期台风天气影响,广东广东多地连续出现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,发布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隐患。汛期消费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健康安全,食品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汛期食品安全注意事项,安全提醒食品生产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防范食品安全风险。提示
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严格落实“日管控、广东周排查、发布月调度”制度,汛期消费把好原料采购关,食品及时清理发霉变质的安全食品原料,不使用受洪涝灾害影响的提示腐败变质食材以及死因不明、来源不明的广东肉类等食品原料。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管理,发布督促从业人员保持个人卫生。汛期消费加强环境卫生管理,及时清洗消毒餐饮具,防止有害生物污染食品。恢复生产经营前应全面开展自查,认真做好食品原料清理、环境清洁、设备检修、用具消毒等工作,确保符合食品生产经营要求。
食品生产者要强化生产过程控制,加强采购、存储、使用、运输各环节风险管控,特别关注原辅料、食品添加剂、成品等因储存不当受到洪水浸泡、出现腐败变质等问题,消除食品安全隐患。
食品经营者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食品污染,防范因水淹浸泡等原因导致的腐败变质、污秽不洁等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、食品原料、半成品流入市场。
餐饮服务经营者要及时清理发霉变质的食品原料,规范加工制作行为,做到生熟分开,食物烧熟煮透,不得直接使用地表水加工制作餐食。
此外,受灾地区群众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,注意饮食安全,不饮用不洁净的水,不购买来源不明的食材,不食用死因不明畜禽和来历不明食品以及超过保质期限的湿米粉等,不食用被水淹泡过已腐烂的蔬菜水果以及霉变的大米、玉米、花生等;不食用有破损、胀袋、胖听、锈蚀等现象的罐头或利乐包(铝箔包)等食品,密封完好的罐头类食品要用洁净水清洗外周后方可食用;对断电超过24小时的冰箱储存的食物,在食用前应确认其是否腐败变质,腐败变质食材要及时丢弃;加工餐食要做到烧熟煮透;不采食野生蘑菇、野菜等,不捕捞食用野生河豚鱼及其制品,预防引发食物中毒。
责任编辑:赵英男
(责任编辑:探索)
-
1月24日,2025年全市水利工作会议在市政务中心召开。副市长刘博夫出席会议并讲话。刘博夫指出,去年全市水利系统统筹推进水灾害、水资源、水生态、水环境治理,工作取得新成效,有效应对旱涝急转的复杂局面, ...[详细]
-
中国消费者报银川讯周雪鹃记者徐文智)近年来,预付式消费纠纷频发,许多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。近日,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工信、商务、教体等7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重点行业单用途商业预付卡 ...[详细]
-
中国消费者报沈阳讯记者王文郁)12月16日,《中国消费者报》记者从辽宁省市场监管局了解到,该局紧密结合全省实际,加强顶层制度设计、创新方法举措、注重工作实效,将推动各类中介机构公开服务条件、流程、时限 ...[详细]
-
吉林四平: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排查杨国福麻辣烫、蜜雪冰城等品牌连锁店
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记者李洪涛)12月16日,记者从吉林省四平市市场监管局获悉,近期曝光的“小龙坎”火锅店、“蜜雪冰城”奶茶店、“华莱士&rd ...[详细]
-
4月12日,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宜宾长宁县相关部门获悉,位于长宁县宋家坝工业集中区的一家驾校为拍视频吸引流量,将一辆汽车吊至树上拍摄视频,制作“学员将车开上树”的虚假信息引发网络关注,该驾校被辖区网信办 ...[详细]
-
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)为加强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,大力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,福州市于今年8月积极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重点项目。12月13日,“福州茉莉花 ...[详细]
-
一、量筒量筒是化学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度量液体的仪器。它有各种不同的容量,可根据不同需要选用。例如,需要量取8.0mL液体时,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度,应选用10mL量筒(测量误差为±0.1mL ...[详细]
-
中国消费者报济南讯记者尹训银)怎么精准出击?怎么揪出线索?怎么办出铁案?七城线上展开市场监管执法“头脑风暴”。12月23日,为落实山东省会经济圈市场监管执法协同合作机制,构建七 ...[详细]
-
据海关统计,2024年全年,宿州市进出口总值65.6亿元,较2023年同比下降0.9%。其中,进口5.1亿元,下降12.9%;出口60.5亿元,增长0.3%。2024年全年,宿州市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 ...[详细]
-
由上述分析可知林地、城市用地均能较好地反映淄博市颗粒物污染的变化趋势,其中城市用地对颗粒物污染的影响最为明显。由表 7 和图 4 可以得出,城市用地与高污染天气变化幅度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,其中城市 ...[详细]